close
陳泰安認為,政府政策應考量長遠性,多為下一代著想,要以長期政策來實現永續發展與環境正義,而非短期治標來面對問題。他說,台灣對霾害問題認知有嚴重的南北差異,北部較感受不到PM2.5的明顯影響,因而現有政策制定、法律規範無法解決現況。他認為,空汙政策一定要達到「善治」的最終目標,需要資訊公開,公、私部門合作;地方與中央結合,並制訂長期的治理政策,而非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。
政大公行系博士後研究員施佳良則以「環境治理的行政行為:設計與考量」為題,說明政府在面對PM2.5等空氣汙染時應該採取的行政作為。他認為民眾與政府對於空污的處理認知有落差。
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陳咸亨表示,政府已制定管制PM2.5的相關法規,在空污防治上已有不少作為。不過,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陳泰安卻指出,政府的治理策略大多只是表面功夫。他以教育部為例,儘管教育部規定各校要升空汙旗告知孩童空氣品質狀況,但11月中部諸多縣市PM2.5「紫爆」時,教育部的網站卻沒有任何公告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施佳良-政府空汙政策只是短期操作-090144228.html
信貸房屋貸款
(閱讀全文)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信用貸款
施佳良:政府空汙政策只是短期操作
文 / 公庫特約記者 張已廉
629EE7BC4695DA1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